TaylorSwift的新专辑《Midnights》,大家都听了吗? 从她8月底在VMA颁奖典礼上惊喜官宣以来,话题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。 最近大家也盼星星盼月亮,迎来这张备受期待的回归专辑。社交媒体上可以说是疯狂刷屏态势。 仅40分钟时间,QQ音乐、网易云这两家音乐平台上的销量,就双双破了10万张。 半天不到时间就达到了35万张,销售额破1200万元,可以说是近些年里的销售神话了。 全球范围,HITSDD更是预测《Midnights》将毫无压力成为2022年首周销量最高的专辑。 仅仅美国首日,实销就高达惊人的80万张。其中40万张黑胶唱片,就打破了有史以来的黑胶唱片周销量。 全球Spotify首日同样也是创造历史记录,高达1.85亿流媒播放量。 为此,Spotify还专门在纽约时代广场投放了广告,并引用了专辑里的歌词写到——“That’sareallegacy.” 作为当下乐坛人气断层top的女歌手,我想这样成绩大家也丝毫不觉得意外,一句“泰红了”我都说倦了。 除了销量外,这张专辑的乐评口碑也是傲视群雄。包括《滚石》、《卫报》、《独立报》在内的多家权威媒体,都给出五星满分好评。 Taylor本人阐述这张专辑,是她在午夜创作的音乐合集:一段穿越恐惧和甜蜜梦境的旅程,散落在她一生中的13个不眠之夜的故事。 《名利场》则顺水推舟,盛赞这位创作欲极为充沛的音乐人,这场回归电子流行音乐的自我告解,值得为此失眠。 这果然是,我们熬夜脱发,Taylor熬夜脱销了! 出道超过15年后的今天,打破了无数纪录,其中包括拿下三次格莱美年度专辑的TaylorSwift,目前依旧处于她职业生涯的上升期。 并且仍然还是这个行业里,最勤劳的女歌手之一。(某女企业家,这话是说给你听的!) 仅仅是在2020到2022这三年里,她已经发行了两张超大容量的重录专辑、一张不插电现场专辑、以及包括《Folklore》、《Evermore》还有最新出炉的《Midnights》三张全长录音室专辑。 她在各个不同类别的曲风里轻松横跳,作为一位音乐人她似乎是拥有源源不断创作灵感的。作为一名主流音乐歌者,她的可塑性和敏锐度更是天才型的存在。 自出道以来,人们从未怀疑她的出众才华。她懂如何写好一首歌,也懂得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表达,心声演绎。 在最近几年的作品里,尤其是这张全新的《Midnights》里,我们更明显感受到她作品把控力的提升。对于如何做一张专辑,而不仅仅是收录好歌的集合这件事,她越发谙熟于心,且目的明确。 在我看来《Midnights》就是一张属于夜晚的音乐作品。无论是主题概念,还是TaylorSwift在其中所不断勾勒的文本画面,甚至是旋律走向再到歌者的情绪流动,都在将作为听众的我们,带入这个属于她的午夜剧集之中。 就算我们暂且忽略那些充满画面感,时而具体直白,时而微妙意象的歌词。 从音乐性和听感上来说,那属于夜晚的质感氛围,也是从每一条音轨到每一刻细节处理,被全盘托出。 譬如开篇《LavenderHaze》里,巨大混响以及暗涌bassline所营造了,那烟雾般的浪漫迷幻。 《Maroon》中则通过轰隆隆的鼓机和持续的吉他作为垫音,带来如史诗那样宏大的情绪张力。 当你听到和LanaDelRey的合作的二重唱曲目《SnowOnTheBeach》时,那规整的节奏型和错落有致的配器编排,仿佛八音盒被打开时,雪落纷纷的梦幻晶莹;《Bejeweled》里急促密集的碎拍和明亮跳跃的合成器,则打造出了听觉最为华丽闪耀的玩乐之旅。 随着这一首首曲目的播放,那属于夜的绚烂、迷离、诗意……在我们耳边萦绕开来。 作为歌曲的演唱者和创作人的TaylorSwift,就像这场听觉“夜行电影”的导演、编剧、主演。 但是要真正将这些天马行空的灵感思维、剧情画面,以一种更具体的形式,搬上台面,成为一首首无比精致的作品。还需要那位承担剪辑、摄影、音效的技术型角色,在做音乐的时候,这个角色就是制作人。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讨论《Midnights》这张专辑的时候,绕不开的就是作为这张专辑核心制作人,也是TaylorSwift音乐上最亲密无间的搭档——JackAntonoff。 说到JackAntonoff这个名字,你或许最近经常在八卦新闻里,看到他和女演员,也是香奈儿品牌形象大使MargaretQualley订婚的消息。 一个题外话,由MargaretQualley主演,还拿了今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电影《正午之星》中,她和TaylorSwift的男友JoeAlwyn就饰演情侣,不小心又联动了一下。 许多人不知道,其实Jack还是另一位女神ScarlettJohansson在高中时期的初恋男友。 对你没有看错,就是寡姐。 作为Jack无话不说的好“闺蜜”的TaylorSwift,她还把这两个人的故事,写进了自己的歌《dorothea》里。 歌曲中讲述的失恋男孩就是Jack,而高中恋人因为想去好莱坞发展而离开他,也正是当年二人分手的原因。 说了段八卦,但我想熟悉欧美音乐的人,肯定是不会把JackAntonoff这个名字归为谁的未婚夫,谁的初恋。 这位戴着黑框眼镜,时常看起来不修边幅,充满宅男气质的犹太男子。无疑是这个时代,最重要流行音乐制作人之一。 根据世界上最大的音乐信用公共数据库Jaxsta,通过唱片公司、出版商、分销商、行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,并以加权算法计算了每个制作人的排行榜表现、格莱美获奖和提名、流媒体播放量、RIAA认证等在内的总积分数,所发布的《全球100位最成功音乐制作人排行榜》中。 JackAntonoff打败了MikeDean、MaxMartin、Diplo在内的众多音乐人,排在了总榜第一。 今年初时,他同样也是不负众望,凭借多张入围作品,拿下了2022年格莱美年度非古典音乐制作人大奖。(ProduceroftheYear,Non-Classical) 哪怕只翻开他今年的“成绩单”,你都可以清楚地发现,拥有荣耀也是事出有因的。 除了这张《Midnights》正式专辑里13首曲目都由JackAntonoff担当制作人外,前一周The1975所发行的全新专辑《BeingFunnyinaForeignLanguage》,同样也是由Jack作为乐队第五位“客座成员”,进行主要制作工作。 此外,在今年像是机器姐FlorenceandtheMachine的口碑佳作《DanceFever》,以及众星云集的小黄人动画电影《Minions:TheRiseofGru》的原声唱片,也都出自他手。 无论是在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上,近几年JackAntonoff的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,当之无愧“明星制作人”。 早在2017年时,《Stereogum》就不吝溢美之词,称未来所有的流行专辑,都将由JackAntonoff来制作。 当然,这样的说法只是用夸张方式,强调他之于当下流行音乐的重要性。但某种程度上,这样的预言其实相当大胆的。要想在当时2017年,离JackAntonoff真正成为主流音乐制作人,才不到五年。 这并不是什么音乐天才横空出世的故事,而是大器晚成。 1998年时,还在读高二的Jack就和自己的朋友,组建了一支名为Outline的乐队。开着从父母那里借来的车,四处奔波巡演。 在采访中他回忆道,当时他最大梦想就是能够吸引几百人来看演出,卖出足够多的唱片和周边,确保他们能够可以吃的上饭,给面包车加油。 直到几年后2002年,他才正式拿到唱片公司的合约,并从大学辍学组建了名为SteelTrain的乐队,并在小范围的独立乐迷里内获得好评。 真正让他在音乐界崭露头角的,还是因为NateRuess邀请Jack和AndrewDostfun一起组建的三人乐队fun.,没错就是唱《WeAreYoung》的那支乐队。 这冠军歌曲不仅是被大热剧集《欢乐合唱团》所翻唱,推向至全球流行的位置。同时,也让他们捧走了格莱美年度新人、年度歌曲大奖。 无疑对所有音乐人来说,这都是美梦成真的时刻。 但在当时,其实Jack已经计划离开乐队。因为他不想在自己35岁的时候,还在演奏《WeAreYoung》,而并非去寻找属于的自己声音。 也是在这时,JackAntonoff遇到了他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那个人——TaylorSwift。 决定自立门户后,他开始尝试为别的艺人担任制作工作。但几乎没有人对这位fun.的前乐队成员给予重视,每个人似乎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告诉他“你并不是一个制作人。”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与TaylorSwift合作了2013年电影《OneChance》的主题曲《SweeterthanFiction》,这是一首与Taylor之前所发布的任何歌曲,都截然不同的新鲜尝试。 也是因为这个机会,他之后又为这位女歌手的著名转型之作《1989》创作了三首歌曲,并最终共同拿下了2016年格莱美年度专辑奖。这其实是第一次,有人邀请他成为自己专辑的制作人。 在这之后,二人的黄金组合时代也是正式开启。 从《五十度灰》系列电影的主题曲《IDon'tWannaLiveForever》,再到之后每一张正式专辑和重录专辑,你都可以看到JackAntonoff的名字,占据制作人栏的大壁江山。 除了成为TaylorSwift钦点的制作人外,他还创建了一支名为Bleachers的单人乐队。 这个人项目的灵感来自那些JohnHughes的八十年代青春电影,以及属于他年轻岁月中的阴霾和孤独的郊区生活。 但Jack所写下的这些歌曲却不是封闭自赏的,而是以人与人的联系为前提,充满着强烈的倾诉欲。 在Bleachers的首支单曲《IWannaGetBetter》里,你就可以感受到如河流奔腾一般的强大驱动力。 但在这背后,其实有个悲伤的故事。 在他18岁的时候,他的妹妹因脑癌离世。从那之后他很长一段时间都生活在焦虑、悲伤和抑郁之中,并与“外界”失去联系。 也是在这时,本来就十分内向的他,更多去将自己的表达寄托于音乐。他需要音乐,音乐是他的语言,也是存在的证明,更是与他人取得情感共鸣的媒介。 "Somepeopleneedtobuildthingstocommunicate,andIknowpeoplewhocan'tfeeltheirexistenceunlessthey'rebeingveryphysicalinsomekindofway.I'vealwaysneededmusic.Iseeitasalanguage." ——JackAntonoff 在流行乐越来越多去描绘纸醉金迷,塑造万世巨星的时候,他却常常在反思如何让这些年轻听众们在音乐中真正了解自己,或是看到自己真实的那一面,就像他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和出口那样。 这也是他区别于许多大牌流行音乐制作人的地方,当你听到他的作品时,更多是一种真诚。 这种以音乐创作为体裁的“同理心”,也让他与歌手们建立起了一个绝佳的创作环境。 尤其在主流唱片公司所维系下的流水线环境,大部分制作人都用“算法式”的模版去打造爆款,去制造排行榜商品。他却反向行驶,回归到创作这件事情本身。 在《纽约客》的一篇深度采访之中,作者AndrewMarantz详细描绘了Jack的创作模式。 那是一个松散,亲密的环境。音乐人们在他不算大,但却五脏俱全的工作室,相互闲聊。在这里你可以毫不拘束的随心所欲,或者只是听着旧唱片发呆。 在某个灵感乍现的时候,Jack可能不经意间弹起Wurlitzer电钢琴,或是在一个鼓机上反复尝试。亦或是后靠沙发上,和你分享你他的感觉,有时是一句笼统的歌词,有时又可能是种细腻的氛围。 这一切,仿佛又回到了这些流行大咖们还未声名远扬的时候,一切都关于如何实现脑海中的声音。他为歌手们提供那些造梦的“工具”,但真正重要的是找到那些稍纵即逝的神奇时刻。 就像Lorde看来,他们的合作就是一次实时的音乐炼金术过程。毫无疑问,这位天才创作歌手,有自己开采金矿的能力,但她也需要JackAntonoff帮助她,把创作出的歌曲提纯打磨,成为闪闪发光的金子。 那些真实流露的情感瞬间,是他工作的基石。 当他和歌手们在录音室,共同创作更像是一场彼此的心理治疗。述说、倾听、理解、共鸣……在此发生。 就像他在为Clairo制作专辑《Sling》时,他们一起去到Catskills山顶的Allaire录音室住了一个月。 在他们第一次共进午餐时,Clairo向他敞露了自己忧郁症的经历。在之后的采访里,她回忆到JackAntonoff是那般专注真诚去倾听,以至于自己最后情不自禁流泪。 在这张专辑的首支单曲《Blouse》里,Clairo描绘了那些音乐产业里,试图将她“性感化”去获得更多关注度和商业价值的“主导者”们,而Jack从来没有这样去做,他让自己感到被尊重,被看到自己的潜力,去自由放心地直面自己的内心。 这并不只是一家之言,事实上同Jack合作过的许多歌手,都给予了他类似的评价。CarlyRaeJepsen曾说,其他制作人或许希望根据以往的成功经验,把你塞进一个模版里,但Jack却想听你提出一些从未做过的事情,一些独属于你想法的事情。 TheChicks乐队的主唱NatalieMaines则形容Jack如同知己一般,和他分享任何东西都是完全和舒适的。 不难发现,在过往和JackAntonoff合作的歌手里,女歌手的比重相当之高,甚至达到了80%。 仅在去年一年之中,他就为包括Clairo、LanaDelRey、Lorde、St.Vincent、TaylorSwift在内的五位女歌手制作了专辑。 在他自己的改版专辑《TerribleThrills,Vol.2》里,更是请来了包括CharliXCX、Tinashe在内的11位女歌手,翻唱自己的歌曲。 与行业内众多女性音乐人们的频繁合作,也让他被冠上了“女性之友”的称号。 但其实从著名音乐制作人Dr.Luke的搔扰指控闹的沸沸扬扬,更多关于这个行业内类似事件发酵之后。像这样Jack给予女性歌手们充分尊重、平等、自由度的存在,是尤为必要且重要的。 正是在这种建立在信任和友爱的工作关系里,属于这些女性更多的可能性被发掘出来,并以一张张佳作,甚至是代表作的形式,出现在我们面前。 因此我们听到了Lorde在《Melodrama》里,写给成长的流行舞曲独角戏,花哨的合成器带来一场连贯且灵光四射的青春派对。 他为Clairo的《Sling》演奏了18种乐器,让少女的呢喃细语被温暖木管和弦乐所包围着,画下了脑海里的那片璀璨星河。 在他和LanaDelRey共同创作的《NormanFuckingRockwell!》中,不仅有天马行空的配器所构成,意识流般的散文诗。也不乏属于这个时代最刚柔并济的女性力量。 在我们如今迎来的这场属于《Midnights》的音乐夜行,无疑是这对黄金组合的又一次全胜。 当关于专辑打破纪录的消息,或是他们将捧走共同的第三座格莱美年度最佳专辑的呼声,此起彼伏的时候。 Jack和这些优秀的音乐人们,依旧在寻求更多的音乐可能性和更远的未来。 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—— “从音乐中获得一致的掌声,是令人陶醉的。但如果这就是你去创作的原因,如果这就是你在录音室里想的东西,那你就完蛋了。”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所有者,文字为博主原创。 本期文字助理:Milo 库房货架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