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dpress网站定制 https://www.zsxxfx.com 要点 事件: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2022 年5 月20 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为:1 年期LPR 为3.70%,5 年期以上LPR 为4.45%。其中,5 年期以上LPR 较上次下行15 个基点。 核心观点:5 年期以上LPR 较上次下行15 个基点,贷款利率调降幅度明显超出市场预期,主要反映了在疫情反复等内、外部因素的扰动下,实体经济和城镇就业压力日益增强,表征实体部门预期的融资数据也呈现出全面放缓态势,同时,房地产等部门融资的急剧收缩,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聚集金融风险。因而,当下需要非常规的强效政策,尽快扭转居民和企业部门的预期,帮助居民和企业部门重建信心。 贷款利率的大幅下行,具有显著的降成本和改善资产负债表的作用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实体部门的预期、刺激微观主体的消费和投资意愿,但实体部门预期的彻底扭转,仍需要更多需求端配套政策尽快落地。我们预计,货币政策将维持宽松态势,并视疫情对经济的扰动程度,相机抉择是否进一步引导LPR 下行。 一、实体经济和城镇就业压力日益增强,融资数据显示居民和企业部门预期持续走弱,非常时期需用非常之策 在国内疫情反复等内外部因素的扰动下,实体经济和城镇就业压力日益增强,表征实体部门预期的融资数据也呈现出全面放缓态势。在内、外需同步放缓的背景下,房地产等部门融资的快速收缩,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意味着金融风险的积聚,因而,当下需要非常规的强效政策,尽快扭转居民和企业部门的预期,帮助居民和企业部门重建信心。同时,4 月央行主导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,已经帮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了10BP 的存款负债成本,为大幅调降贷款利率储备了充足空间。 国内疫情扰动下,实体经济和城镇就业面临的衰退压力日益突出。3 月以来,国内疫情先后扰动广东、上海和北京等经济中心,疫情防控难免会对线下生产、流通和消费等领域产生负面影响,表征实体经济景气度的制造业PMI 从3 月开始转弱,并于4 月大幅下探。在外需周期性放缓,内需受疫情扰动骤然收缩的背景下,4 月实体经济数据基本全面走弱,同时,实体经济所面临的阶段性压力开始向就业端传导,3 月调查失业率开始大幅超出季节性走高,4 月调查失业率甚至超过2020 年同期,接近2020 年疫情最严重时期,国内稳增长、保就业的压力明显增强。 实体经济和城镇就业压力反映在融资数据上,便是4 月融资数据全面放缓,同时,企业和居民部门才是社会融资的主体,政府融资独木难支。疫情扰动下,实体经济全面承压,企业部门的投资扩产意愿和居民部门消费、购房意愿均明显收缩,表现在融资数据上便是,企业部门对新增融资的拉动作用环比大幅收缩,居民部门连续6 个月维持拖累且拖累程度持续走阔。 融资数据不仅仅是实体经济在金融层面的反映,同时也表征了实体经济部门对于经济前景的预期,企业部门加杠杆意愿低迷,居民部门主动收缩资产负债表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体经济部门对经济前景的疑虑。同时,从2017 年以来的社融数据来看,政府部门新增融资仅占新增社融的21.2%,居民部门占25.2%,非金融企业部门占53.6%。因而,若要稳住信贷增量,政府部门的效力相对较小,关键还是要扭转居民和企业部门的悲观预期。 居民和企业部门预期的扭转需要强效政策,非常时期需用非常之策。2020 年至今,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,对居民和企业部门生产、经营和消费预期均产生了明显的冲击,叠加2020 年8 月以来对房地产领域的监管政策,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部门的购房观望情绪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,常规的政策措施从落地到显效,可能需要较长的传导时间才能逐步恢复居民和企业部门的信心。但在当下内、外需同步放缓的背景下,部分领域慢下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意味着金融风险的积聚,因而,当下更需要非常规的强效政策,尽快扭转居民和企业部门的预期,帮助居民和企业部门重建信心。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、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大范围扩散。 (文章来源:光大证券) 文章来源:光大证券![]() |